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3%。
7.完善燃煤锅炉台账管理制度。以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等行业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状况摸底排查。
24.有色化工行业优化生产调控。2017年10月底前,完成上级下达的去产能任务。2017年9月底前,有关工地全部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安装视频监控,并与住建部门联网,逾期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依规停工整治,确保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整治达标率达到100%。一经发现数据弄虚作假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2017年9月底前,按照先停后治、分类处置的原则,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任务。
29.加强车用油品监督管理。2.加快推进集中供暖和有关行业燃煤治理。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先后发布实施三个十条,即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38次会议当中,20次讨论了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关的议题,研究了48项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3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24项,部分完成9项,正在推进的4项,出台改革文件84件。昨日出席记者会的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
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环保部门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李干杰表示,我们准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到2020年,污染防治尤其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取得明显成效,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我们在 十三五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里面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实现,全国338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必须达到80%以上,未达标城市PM2.5的浓度要平均下降18%,以2015年为基数。
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去年的7.2%。李干杰表示,环境问题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解决时间绝非一夜之间,推动和加强环境保护既是打攻坚战,又是持久战。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多部法律完成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程序。除此之外,环保部还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作为一个重点在推进。
同时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超过11万个村庄完成了整治,将近2亿农村人口从中受益。而且,这五年,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也前所未有。当然,其他一些地区也在同步开展。空气治理京津冀防治污染要量化刚性问责对于备受公众关注的大气质量问题,李干杰坦言,尽管大气十条实施四年以来的成效非常显著,但空气质量仍然很不理想,离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
其中梳理发现,大概有8万件涉及到垃圾、油烟、恶臭、噪声、散乱污企业污染,以及黑臭水体问题,这些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在总结首轮中央督察经验的基础上,环保部门在研究推进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
考虑到生态文明体制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还要量化刚性问责,这也是在环保历史上的首创。
只有那些确确实实没有生存价值,又严重污染环境,整治又没有任何希望的,才最后关停。我个人以为,这个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农村环境2020年三分之一行政村环境改善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的改善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我个人以为,这个评价还是恰如其分的。比如,北京属于优化开发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这个 1+6 的文件体系我们正在大力推动实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成效还不错。
很多地方把中央环保督察当成推动绿色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和动力,借此机会加强企业的污染防治,内化环境成本,让守法企业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尤其是整治那些散、乱、污企业,比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地方突出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这些行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杨伟民表示,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或者说是一个要求是生态宜居,过去应该说确实存在着重视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投入的力量、投入的资金相对来讲是不够的,但应该说最近这五年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比如,推动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度,促进各地区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要求推动发展。对此,环保部门要坚决把大气十条的这场收官战收好、收圆满。
不仅如此,中央环保督察还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其中梳理发现,大概有8万件涉及到垃圾、油烟、恶臭、噪声、散乱污企业污染,以及黑臭水体问题,这些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
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空气治理京津冀防治污染要量化刚性问责对于备受公众关注的大气质量问题,李干杰坦言,尽管大气十条实施四年以来的成效非常显著,但空气质量仍然很不理想,离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农村环境2020年三分之一行政村环境改善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李干杰表示,生态环境的改善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环保部门非常讲究策略和方法。
李干杰说:在中央环保督察的过程中,实际上也紧密跟踪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数据,我们发现开展中央环保督察的这些省份,它的经济各项指标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过去还要好。还要量化刚性问责,这也是在环保历史上的首创。
目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日益加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试点全面启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不断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持续推进,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基本建立。他以京津冀和周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为例介绍。
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去年的7.2%。在这个过程中,还实施了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5.7亿千瓦,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达到1800多万辆。
他进而反驳了指称环保部门搞一刀切的声音,所谓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好坏的 一刀切 是我们坚决反对的,总体上也是不存在的,即使个别地方发生过,我们都第一时间进行了纠正。同时,强化技术支撑,现在京津冀每个地级市都派了一个专家组,专家组到各个市指导各地加强污染防治工作。而且,这五年,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也前所未有。当然,其他一些地区也在同步开展。
目前进展顺利,总体方案确定的2015-2017年要完成的79项改革任务中,73项已经全部完成,6项基本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37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24项,部分完成9项,正在推进的4项,出台改革文件84件。
国家督省的体制机制已经基本健全,省督市县正在通过省以下环保垂直管理改革这项制度抓紧推进。在总结首轮中央督察经验的基础上,环保部门在研究推进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
38次中央深改会议20次讨论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和成效方面,杨伟民介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密度最高、推进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多的五年。即使对于那些违法违规的企业,也是根据情况,能够整改的给予时间进行整改,并非一棍子打死。